到光熙元年(306)十二月,以東海王司馬" />

欧洲有码中文字幕在线_久久美利坚合众国久久综合_日本A级中文在线_亚洲中文自拍另av

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、歷史資料,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

時間:2021-11-16 17:07:10 文化
自元康元年(291)起,先后有汝南王亮、楚王瑋、趙王倫、齊王冏、長沙王乂、成都王穎、河間王颙及東海王越等為爭奪最高權力互相殘殺,前后長達16年之久,史稱“八王之亂”。

  到光熙元年(306)十二月,以東海王司馬越獨掌朝政,才告結束。東海王越發(fā)兵迎接惠帝返還洛陽以后,司馬颙、司馬穎失去了勢力,政權漸漸又被東海王越所掌握。而流竄到朝歌的成都王穎本想與公師藩會合,卻被頓丘太守馮嵩擒獲,送到鄴城。范陽王虓不忍傷害成都王穎,便把他幽禁起來。十月,范陽王司馬虓病死。長史劉輿矯詔賜死成都王司馬穎,司馬穎死時年僅28歲。十一月十七日,晉惠帝吃餅中毒,次日清晨在顯陽殿身亡,年48歲?;莸鬯抉R衷在位16年,改元七次,朝廷綱紀大壞,寵信奸臣,忠賢之士皆被陷害。對于司馬衷的死,時人傳說是司馬越所為?;莸鬯篮?,他弟弟司馬熾繼位,這就是孝懷皇帝,年號永嘉。十二月,司馬越以詔書征召河間王司馬颙到洛陽任司徒,卻將他在途中暗殺了。至此,惠帝司馬衷和成都王司馬穎、河間王司馬颙二王都被殺害,一切朝政大權,全部落入東海王司馬越手中。

  內訌簡述

  八王之亂是西晉時統(tǒng)治階層歷時16年(291~306)之久的內亂。這場權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、楚王司馬瑋、趙王司馬倫、齊王司馬冏、長沙王司馬乂、成都王司馬穎、河間王司馬颙、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。

  太熙元年(290年)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、楊皇后(楊芷)的父親楊駿為太傅、大都督,掌管朝政。繼立的晉惠帝癡呆低能,即位后,皇后賈南風(即賈后)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,于永平元年(291年)與楚王司馬瑋合謀,發(fā)動禁衛(wèi)軍政變,殺死楊駿,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(wèi)瓘手中。賈后政治野心未能實現(xiàn),當年六月,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,然后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,將司馬瑋處死。賈后遂執(zhí)政,于元康九年廢太子司馬遹,次年殺之。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,不斷進行內戰(zhàn),史稱八王之亂:

  先是,統(tǒng)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聯(lián)合齊王司馬冏起兵殺賈后。

  永寧元年(301年),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。司馬倫篡位后,駐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討倫,鎮(zhèn)鄴的成都王司馬穎與鎮(zhèn)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颙舉兵響應。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,迎惠帝復位,殺死趙王司馬倫。齊王司馬冏以大司馬入京輔政。太安元年(302年)底,河間王又從關中起兵討司馬冏,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司馬冏,政權落入司馬乂手。

  太安二年,河間王司馬颙、成都王司馬穎合兵討長沙王司馬乂。司馬颙命都督張方率精兵7萬,自函谷關向洛陽推進;司馬穎調動大軍20余萬,也渡河南向洛陽。二王的聯(lián)軍屢次為長沙王司馬乂所敗。次年正月,洛陽城里的東海王司馬越與部分禁軍合謀,擒長沙王司馬乂,將其交給河間王司馬颙的部將張方,被張方燒死。成都王司馬穎入洛陽為丞相,但仍回根據地鄴城,以皇太弟身份專政,政治中心一時移到鄴城。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不滿,率領禁軍挾惠帝北上進攻鄴城。蕩陰(今河南湯陰)一戰(zhàn),被成都王司馬穎擊敗,惠帝被俘入鄴,東海王司馬越逃往自己的封國(今山東郯城北)。與此同時,河間王司馬颙派張方率軍占領洛陽,接著并州刺史司馬騰(司馬越弟)與幽州刺史王浚聯(lián)兵攻破鄴城,成都王司馬穎與惠帝投奔洛陽,轉赴長安。

  永興二年(305年),東海王司馬越又從山東起兵進攻關中,擊敗河間王司馬颙。光熙元年(306年),東海王司馬越迎惠帝回洛陽,成都王司馬穎、河間王司馬颙相繼為其所殺,大權落入越手中,八王之亂到此終結。16年中,參戰(zhàn)諸王多相繼敗亡,人民被殺害者眾多,社會經濟嚴重破壞,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,隱伏著的階級矛盾、民族矛盾爆發(fā),西晉進入人們常說的“五胡亂華”時期。八王之亂是導致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。

【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、歷史資料,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】相關文章:

1.西晉八王之亂的原因、歷史資料,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

2.八王之亂,中國歷史上權力斗爭的集中寫照和縮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