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去病簡介
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(lǐng),是一位少年將軍。多次以少勝多,立下赫赫功勞。
元朔六年(公元前123年),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(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),隨衛(wèi)青擊匈奴于漠南(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),“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(shù)百里赴利,斬捕首虜過當”,斬獲敵人2028人,其中包括相國、當戶的官員,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(chǎn)(籍若侯乃封號,名產(chǎn)),并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,勇冠全軍,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。
元狩二年(前121年),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。于春、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(jù)河西(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)地區(qū)渾邪王、休屠王部,殲敵4萬余人。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、單于閼氏、王子、相國、將軍等120多人,同年秋,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,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(guān)頭,率部馳入匈奴軍中,斬殺變亂者,穩(wěn)定了局勢,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。從此,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(qū),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(chǔ)。匈奴為此悲歌:“失我祁連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焉支山,使我嫁婦無顏色。”
元狩四年(前119年)春,漢武帝命衛(wèi)青、霍去?。〞r年22歲)各率騎兵5萬,“步兵轉(zhuǎn)折踵軍數(shù)十萬”分別出定襄和代郡,深入漠北,尋殲匈奴主力?;羧ゲ÷受姳边M兩千多里,越過離侯山,渡過弓閭河,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(zhàn),殲敵70400人,俘虜匈奴屯頭王、韓王等3人及將軍、相國、當戶、都尉等83人,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(今蒙古境內(nèi)),在狼居胥山(今蒙古肯特山)舉行了祭天封禮,在姑衍山(今蒙古肯特山以北)舉行了祭地禪禮,兵鋒一直逼至瀚海(沙漠別稱或曰即今貝加爾湖或呼倫湖,也有人稱是杭愛山音譯)。經(jīng)此一戰(zhàn),“匈奴遠遁,而漠南無王庭”。
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)卒,年僅24歲(虛歲)。陪葬茂陵。
他用兵靈活,注重方略,不拘古法,勇猛果斷,每戰(zhàn)皆勝,深得武帝信任。與衛(wèi)青被稱為帝國雙璧。并留下了“匈奴未滅,何以家為”的千古名句。
人物生平
英雄不問出身
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。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(wèi)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,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,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。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、母親又是個女奴,看起來霍去病是永無出頭之日的,然而奇跡終于降臨在他身上。
大約在霍去病周歲的時候,他的姨母衛(wèi)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后宮,懷孕后發(fā)生了館陶公主綁架且欲殺衛(wèi)青一事,事情敗露后衛(wèi)子夫很快被封為夫人。衛(wèi)青被任命為建章監(jiān),與長兄衛(wèi)長君一起加官侍中。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(wèi)家,被改變命運的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。
當時的漢王朝,邊境不穩(wěn),時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擾。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,幾乎把農(nóng)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,燒殺擄掠無所不為。而面對這樣的局面,長城內(nèi)的國家卻從秦以來就無力從根本上改變,勝利的時候極少,秦只能寄希望于修筑長城進行消極防御而漢朝卻以和親以及大量的“陪嫁”財物買來暫時的相對平安。
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,而他很快就在身邊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,他就是衛(wèi)子夫的弟弟,時任太中大夫的衛(wèi)青。
元光五年(公元前130年),衛(wèi)青拜車騎將軍,和另三位將軍各領(lǐng)一萬人出塞。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,四路大軍一路無功兩路折損,而老將李廣不但全軍覆沒還被匈奴所虜,奪馬逃回后雖得了‘飛將軍’的稱號,但葬送數(shù)萬將士的性命被贖為庶人。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(lǐng)兵的衛(wèi)青,出上谷直搗匈奴祭天圣地龍城,斬敵七百。衛(wèi)青的軍事天才使?jié)h武帝刮目相看,也從此開啟了漢對匈奴反敗為勝的新章。
【西漢名將霍去病,一代天才軍事家,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】相關(guān)文章: